烏審為蒙古語烏拉西一詞源生而成,意為用網(wǎng)套的人,旗名從部落名。地處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西南,毛烏素沙地腹部,與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靖邊縣、橫山縣等地毗鄰,處于蒙、陜、寧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金三角”地帶。全旗東西最寬達104公里,南北最長達194公里,區(qū)域范圍為東經(jīng)108°17′36〃- 109°40′22〃,北緯37°38′54〃-39°23′50〃。全旗總面積11645平方公里,轄6個蘇木鎮(zhèn)59個嘎查村,總?cè)丝?3.33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占30%。
商周時代葷粥狁駐牧。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白狄、赤狄居薩拉烏蘇河一帶。公元413年,鐵弗匈奴首領(lǐng)后裔赫連勃勃于此營造國都,取名統(tǒng)萬城。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今烏審旗為西夏夏州地。公元1649年,設(shè)鄂爾多斯右翼前旗,亦稱烏審旗。1928年,烏審旗首次獨貴龍運動爆發(fā)。1936年2月,烏審縣蘇維埃政府成立。1944年,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烏審旗蒙漢自治抗敵聯(lián)合會成立。1949年7月,中共烏審旗工委改為中共烏審旗委員會。1949年8月,烏審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后因叛亂夭折。1950年秋,旗人民政府再次成立。
已勘探發(fā)現(xiàn)蘇里格、烏審、長慶、大牛地四個超千億立方米的大氣田,天然氣探明儲量1.2萬億立方米,遠景儲量3.6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縣級地區(qū)之首,被譽為“中國天然氣之鄉(xiāng)”;煤層氣探明儲量1.38萬億立方米;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品質(zhì)優(yōu)良,預測儲量1000億噸以上。方沸石分布面積120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可達2億噸,填補了我國礦產(chǎn)品種的一項空白。陶土、泥炭、石英砂、白堊土等礦產(chǎn)資源儲量也十分可觀,極具開發(fā)價值。
烏審旗平均海拔1300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整體傾斜,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9℃,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7.9℃,極端最低氣溫-28.0℃,年平均降雨量333.7mm,年平均無霜期15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902.4小時,年平均風速2.4m/s,年平均蒸發(fā)量為2220.7 mm。全旗基本草原1060萬畝,森林資源面積567萬畝,森林覆蓋率32.4%、植被覆蓋度80%以上。水澆地65萬畝。作為工業(yè)“命脈”的水資源儲量豐富,黃河一級支流無定河穿境而過,過境長度80公里。此外,境內(nèi)還有納林河、海流圖河、白河。總水資源量為77513.37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56829.9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7358.0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為39575.42萬立方米,重復量為103.55萬立方米。
-
-
-
中國汪清--汪清公眾信息網(wǎng)-汪清縣政務網(wǎng)-汪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