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縣位于湖南省西部,與貴州省松桃縣、重慶市秀山縣接壤,轄8鎮10鄉288個村19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109.35平方公里,耕地24.65千公頃。年末總人口30.9萬人,苗族占78.29 %。2013年全縣總出生3838人,人口出生率為12.52‰,自然增長率為7.6‰。年內氣溫最高40.5℃、最低-3.7℃,年降水量1194.4毫米。
201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58.04億元,以上年基本持平;一、二、三產業比例數為9.1︰64.3︰26.6。完成財政收入6.92億元,同比增長6.5%,三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7億元,比增2.5%。全年糧食總產量87686噸,其中稻谷57432噸;蔬菜68748噸;肉類總產量13497噸;水產品產量2542噸。特色農業不斷壯大,形成優質稻14.8萬畝、烤煙4.39萬畝(收煙11萬擔)、油茶0.25萬畝、中藥材1.65萬畝的種植規模;形成大閘蟹500畝、大鯢2.2萬尾、鱘魚20萬尾、種鴿5萬對、乳鴿80萬羽的養殖規模;湘西黃牛產業化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十八洞、立新、金龍、夯來、蚩尤等一批扶貧開發示范村、小康示范村建設取得新進展。完成水利投資1.3億元,除險加固小Ⅱ型水庫9座,解決1.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吉遼河水庫全面開工建設。建設標準農田1.26萬畝,整治坡耕地6250畝。改造農村危房1826戶。實施61個村農網改造。“玉苗”牌九里香米和苗漢子專業合作社“弄弄蔥”齊獲2013年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7.33億元,比降1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17億元,比降8.5%;工業技術改造投資6.396億元,同比下降40.3%。全年生產硫酸213462噸,比增35.7%;電解鋅119884噸,比增16.9%;電解錳109986噸,比降19.4%。工業重點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東方礦業年產15萬噸電解錳項目一期工程投產,三立6萬噸電解鋅技改擴規系列項目完成投資2.2億元,太豐集團銅鎘渣綜合回收利用項目投產,科信公司年產10萬噸還原氧化錳礦石項目投產,興銀礦業低品位碳酸錳礦石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完成90%。工業集中區建設扎實推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投8500萬元,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入園項目達6 個。2013年花垣縣被確定為全國資源成熟型城市,成為全省科技成果轉化示范縣。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940萬元,外貿進出口總額220萬美元,比增189%。邊城茶峒等景區建設加快推進,2013年接待游客136.3萬人次,同比增長28.5%;旅游總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26%。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4億元。張花高速建成通車,一批骨干公路升級改造啟動建設,實現鄉鄉通水泥路,96%的建制村通水泥路,50%的自然寨通水泥路,花垣到周邊省會4小時、到周邊縣城和縣內鄉鎮1小時經濟圈基本形成。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8041萬元,比增9.8%。張花高速連接線建設基本完成,竹篙灘城鎮綜合開發示范區全面開工,鐘佛山北路棚戶區改造項目、花果山森林公園二期工程等一批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為55.65億元、29.81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9.3%、20.9%,存貸比提高到53.5%。
科教文衛體事業穩步推進。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5億元,同比下降40%。縣幼兒園新園開園,新民族中學新校完成主體工程,157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2.2萬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進入全州前列。成功創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南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好轉,在湖南省公共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測評中,排名位列全省第63位、全州第2位,被評為全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縣。
洛南地處華山之南,周設華陽池,秦置華陽郡。距西安108公里。東與河南盧氏、靈寶毗連。西與華縣、藍田接壤。南與丹鳳、商州交界。北與華陰、潼關為鄰。陜西東南門戶。全...
-
廣東省司法廳網上辦事大廳省司法廳窗口為您提供律師管理、公證管理、司法鑒定、仲裁登記、司法考試、法律援助等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