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湖區,隸屬于湖北省武漢市,地處長江左岸,武漢市的西北部,漢江、漢北河及府環河匯合之處。東西湖區位于北緯30°34′--30°47′,東經113°53′--114°30′之間,是古云夢澤的一部分。1958年,由漢陽、黃陂、孝感、漢川部分地區組成。全境東西長38公里,南北寬22.5公里,總面積499.71平方公里。東西湖區先后獲得了省級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先進區、省級“兩型”社會改革試驗示范區。2011年,東西湖區完成生產總值291911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9%。
截至2013年,東西湖區林業用地面積有52642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1%。東西湖區林地面積達到49398.4畝,其中用材林33410.2畝,經濟林15738.4畝,竹林249.8畝,森林覆蓋率6.67%。東西湖區活立木總蓄積量為70400.31立方米,其中用材林10132.1立方米,防護林5724.1立方米,四旁植樹54544.11立方米。
全區樹種資源常見的有30余種,其中農田防護林樹種有池杉、水杉、榆樹、苦竦、柳樹、意楊、楓楊、刺槐、泡桐、椿樹等,園林綠化樹有法桐、雪松、龍白、筆柏、樟樹、女貞、桔花、玉蘭、合歡、石榴、海桐、夾竹桃、黃楊、扁柏、濕地松;果樹種有梨、桃、葡萄、溫州蜜桔、蘋果、柿、棗、枇杷、草莓、獼猴桃;花卉種類有:月季、玫瑰、杜娟、茶花、茉莉、文竹及各類草花百余種。
2011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萬人。全區戶籍人口268964人,比上年增加518人,增長0.2%。其中,男性人口135716人,占50.5%;女性人口133230人,占49.5%。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183622人(按從事生產業別劃分,農村人口為121925人)。全區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長率2.67‰。
建區后,境內居民結構逐漸向多民族結構發展,少數民族及其人口比重不斷增加,逐步形成多民族散居格局。1964年,全區有回、壯、滿、布依等4個少數民族人口共58人,占全區人口的0.57‰。1982年有少數民族8個,人口233人,占1.34‰。2000年,全區有少數民族29個,共1690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區有31個少數民族,共2670人。
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291911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9%。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22067萬元,增長0.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873987萬元,增長21.4%;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923059萬元,增長11.3%。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2010年的4.9:61.0:34.1調整為4.2:64.2:31.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61898元,比上年增加7336元。
2011年,全區各類學校53所。其中,小學32所,在校學生21883人;初中16所,在校學生9993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5471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6623人。全區幼兒園79所,在園幼兒12608人。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4.8%,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的入學率達100%;應屆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85%以上;小學在校生年度輟學率為0;初中在校生年度輟學率為0.6%;全年高考錄取人數2634人,升學率為84.26%;全區社區教育培訓共15.64萬人次。
東西湖區內交通路網絡已發展到 ”五橫五縱”【”五橫”即惠安大道、107國道(東西段)、新徑線、武荊繞城高速、柏銀路—東柏路;”五縱”即107國道(南北段)、京珠高速、柏銀路—環湖路、五環路、東柏—吳新干線】的全新格局。截至2008年9月,全區通車公路總里程達1126.09公里,路網密度達2.27公里/平方公里。沿南部邊境,漢江航道綿延43公里,港區5個,500噸級船舶可常年通江達海。漢渝鐵路橫貫區境,東連京廣鐵路,西通川陜。區機關駐地吳家山距市中心、武漢港、飛機場均15公里左右。全區已形成公路——鐵路——水上聯運的運輸網絡。
春苗網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的網絡媒體,由“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組委會直接籌建,于2003年正式開通。是對全國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簡稱貴州人大,主要提供人大要聞、人大概況、新聞中心、工作動態等。
四川省地震局組織編制四川省防震減災規劃和計劃;推進防震減災計劃體制和相應經費渠道的建立和完善;組織年度防震減災工作計劃的實施;管理、監督事業費、基本建設費和專項...
重慶市公安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下設主管全市公安工作的職能部門,公安局受市政府、公安部的雙重領導。各區設公安分局,鎮、鄉、街道設派出所;公安分局和派出所分別接受同級...
**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是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機構**方案的通知》(廳字〔2009〕7號)設立的,是...
大學生村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大學生村官報》主辦。大學生村正是我們為滿足大學生村官的實際需求而量身打造的專業網站,也是《大學生村官報》加強報網融合、創新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