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學始建于1909年,是我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在一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曾10次遷址,輾轉4省,9易其名,歷經焦作路礦學堂、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西北工學院、國立焦作工學院、焦作礦業學院等重要歷史時期,1995年恢復焦作工學院校名,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學。
20世紀上半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質學家翁文灝、工礦泰斗孫越崎和張仲魯、張清漣、丁觀海、張伯聲、鄧曰謨、李鐘美等眾多留美學者先后出任學校領導職務或教授,引領學校承載起培養工礦高級技術人才的歷史責任,為民族工業振興、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作出了特殊貢獻。歷經時艱形成的“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傳統精神和“明德任責”校訓、“好學力行”校風更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堅持服務煤炭工業的辦學方向,為中南五省以及華北、西北地區煤炭工業發展輸送大批高級專門人才,成為煤炭工業重要人才培養基地,贏得“關內看焦作”之美譽。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學校在強化為地礦服務的同時,著力拓寬學科專業領域,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實現由行業院校向通用工科及多科性院校的根本轉變。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學校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于2002年后相繼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省重點建設骨干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河南省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辦學層次、水平、實力和知名度、影響力顯著提升。
學校安全、地礦特色鮮明,理學、人文等學科協調發展,設有75個本科專業。擁有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2個二級學科(方向)博士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9個二級學科(方向)碩士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并在17個工程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全日制在校生規模36000余人。
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54個、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96個,國家科技部、發改委、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等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43個,省一級重點學科21個,其中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在2012年國家學科評估中居全國前十位。擁有省部級創新團隊24個,年度獲973或重大攻關及國家自然、社科基金項目105項,科研總經費突破2.7億元。
百年理工,世紀風華。今天的河南理工大學,正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學校黨代會和“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奮力開創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局面,為服務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姐的歡喜網主要為大家提供正能量文章的網站,傳遞積極向上的信息。
譯言網 | 譯文學習區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院主要負責全校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學籍與學位等相關的管理工作,以及學校學科建設的協調和管理工作和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
中國研究生招生網是以考研招生為主題的,整合了各大學院考研資訊,以及博士、碩士、MBA報考信息、考試提綱、錄取分數線等信息。
開銳教育專業提供學歷提升、職稱評定、職業資格培訓、學歷提升和少兒STEM教育等教育服務,致力于成為教育行業富有生命力的獨角獸。
廣州外國語學校是廣州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學,屬財政核撥事業單位,是1962年經教育部批準開辦的全國首批七所外國語學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