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職業學院是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現為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單獨招生資格高校、山東省“3+2”分段培養本科生首批試點高校、山東省首批高等職業教育和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學校。
學院坐落在著名世界風箏都、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山東省濰坊市,分為奎文、濱海兩個校區,校園占地2500余畝,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過億元,圖書館藏書100多萬冊,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高職生14000人。
學院堅持“立足濰坊、輻射周邊、面向全省、以高職教育為主,多層次多規格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全方位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辦學理念,根據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要和生產方式轉變的要求,開設了涵蓋農林牧漁、生化與藥品、土建、制造、電子信息、輕紡食品、財經、文化教育、藝術設計傳媒、交通運輸、材料與能源、環保氣象與安全、旅游等13個門類的3+2高職本科專業2個、高職專業50個、中職專業34個,其中7個專業被確定為山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3個專業被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933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97人,博士、碩士438人,從行業企業聘請200多名兼職專業教師,“雙師型”教師占現有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的73%。擁有泰山學者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6名、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5名,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100多人次榮獲全國、省、市優秀教師及“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學院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探索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先后與200余家國內外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與山東萬聲集團共建現代服務業學院,與浪潮、東軟、安博等集團共建專業,與廣濰集團、匯勝集團等十余家企業合作開設訂單班、冠名班;與龍威集團等九家企業共建技術研發中心;歌爾、匯勝等數十余家企業在學院設立了企業獎學金;組建或參與了9家職業教育集團或技術創新聯盟;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化工職教集團、機電設備職教集團發揮組合效應和規模效應,校企聯合,共同實現校企資源共享,打造職業教育品牌。
學院大力推進質量工程,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走出了一條內涵建設、科學發展的特色辦學之路,近年來,建有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9門省級精品課程;3處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處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近年來,學院中高職學生參加全國、省市技能大賽,共獲獎600余項。2012至2014年,學院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榮獲一等獎6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9項,在全省職業院校中名列前茅。學院還多次承辦省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取得良好效果,多次獲得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和特殊貢獻獎。學院歷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畢業生素以“職業素養高、上崗時間快、實踐技能強”而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和歡迎。
學院設有數控、植物組培快繁、現代物流信息等7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和7個院級研究所,近年來承擔并完成國家、省、市科技廳(局)以上科研課題300余項,主參編著作、教材230余本,發表學術論文2400多篇,榮獲市級以上科研獎勵100多項,產生了良好的教學、經濟和社會效益。
學院廣泛深入地開展以科技文化藝術節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以“三下鄉” 為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和以學生社團為載體的自我教育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學院通過“獎、貸、勤、補、助、減”一系列獎助措施,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學生成長成才資助體系,激勵大學生自強不息、發奮成才,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抗美援朝紀念館始建于1958年,主要任務是征集歷史文物和抗美援朝戰爭文物,館藏抗美援朝文物2萬余件,各類資料3萬余份。
樂優導航——中國首個最專業權威的最好的少年兒童網址導航。及時收錄包括綠色游戲、視頻電影、親子、早教、育兒知識、團購、公益等熱門分類的優秀少年兒童網站,為少年兒童...
中安食品安全培訓網是集食品安全培訓、食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管理等的在線教育網,是清華大學食品藥品安全可視化傳播基地。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是由鞏義籍臺灣著名教育家王廣亞博士為回饋桑梓、貢獻家鄉教育事業,于2004年捐資創建的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學院位于物華天寶、人文薈萃的鄭州鞏義...
凌宇移民致力于為客戶定制個性化移民方案,專業從事海外投資移民服務,目前已經成功辦理了數千起移民案例,獲得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石家莊市教育考試院是市教育局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成立于1992年4月,為石家莊市招生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編制50名,下設辦公室、監察室、普通高考科、高中學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