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縣地現為唐山市下轄縣。1988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沿海地區開放縣。
灤縣地處河北省北部,灤河西岸,地處東經118°16′,北緯39°35′,西北距北京220千米,西南距天津136千米,西距唐山35千米,東距秦皇島82千米。全縣下轄灤河街道、古城街道、灤州鎮、響嘡鎮、東安各莊鎮、雷莊鎮、茨榆坨鎮、榛子鎮、楊柳莊鎮、油榨鎮、古馬鎮、小馬莊鎮、九百戶鎮、王店子鎮共2個街道12個鎮。截止到2010年,全鎮常駐人口71.5萬人。
灤縣古稱灤州,殷商時期屬黃洛城舊址,是孤竹國所在地,素有“關西第一州”之稱,是河北省唯一一家集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全國文明縣城于一身的縣級城市,被評為“中國灤河文化之鄉”、“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游城市”。
灤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地處燕山南麓灤河西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8°14′3”——118°49′45”,北緯39°34′39”——39°58′25”。東西長50.9千米,南北寬43.8千米。東與盧龍、昌黎隔灤河相望,南和灤南縣相接,西鄰豐潤、古冶區,北靠遷安、遷西二市縣。
屬于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受西伯利亞和蒙古冷空氣的影響,盛行偏北風;夏季受海洋氣團和太平洋高壓的影響,盛行偏南風。具有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悶熱多雨、秋季晝暖夜寒、冬季寒冷少雪的特點。全年平均氣溫10.5℃。全年平均日照2651.5小時。常年平均降水量714.5毫米。
地勢北高南低,沙河以西及白龍河、橫河以東為山丘區,面積395.75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積為219.41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22%, 主要山脈有羅家嶺、青龍山、魏峰山、風山、橫山等。境內最高峰城山峰海拔高程535.7米,一般山丘海拔高程200—30米之間。中部平原區面積603.2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0.4%,京山鐵路以北,地面高程在海拔50米以上,局部有山丘出露,地勢較為平坦,京山鐵路以南地面高程一般在30—50米,由于受風沙影響及河流切割,沙丘溝谷出現較多。
灤縣地處灤河、沙河、陡河流域,境內有九條較大河流。其中灤河、沙河、管河為過境河流,橫河、溯河、龍灣河、狗尿河、岳家河和小青龍河發源于境內,灤河、橫河、沙河、管河、龍灣河屬長年性河流。其余四條河屬季節性河流,除汛期宣泄洪水外,平時基流甚少。東界灤河在本縣境內總長40.29公里,京山鐵路以北長25.2公里,屬山間河道,京山鐵路以南長15.09公里,屬平原河道。1962年最大洪峰流量3.4萬秒立方米?;饕草^為豐富,灤縣利用灤河水灌溉較為困難。
截止到2011年,灤縣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就有20多種,其中鐵礦儲量33億噸,占全國鐵礦資源儲量的15%,全縣擁有鐵礦企業70多家,年生產生鐵800萬噸,鋼材900萬噸;石灰巖探明儲量3.5億噸,優質石灰巖儲量3.5億噸,石英長石儲量3億噸,優質石英砂巖儲量6000萬噸,為中國耀華玻璃集團的原料基地,花崗巖儲量約1億噸,白云巖儲量約1000萬噸。另外還有偉晶巖礦、陶粒頁巖礦和粘土等資源。擁有亞洲最大的單體礦山——司家營鐵礦。
灤縣境內資源豐富:全縣擁有58科、246種植物,盛產花生、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東路花生”、“灤州蜜瓜”、“玉豐甘薯”馳名中外、享有美譽;是“中國花生之鄉”、全國油料生產基地、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先后榮獲“全國牛奶生產強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等稱號?!皩氈!毕盗修r產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甜瓜、番茄、黃瓜、西瓜、葡萄等12個農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焦作市政府
中國·門頭溝,即門頭溝政府信息網,是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府在互聯網上統一建立的網站群,包括門頭溝政務門戶網站和各分站,是門頭溝區最權威的政務網站和對外宣傳網絡平臺,...
-
湖北畢業生就業網提供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和為用人單位服務。
-
第六師五家渠市政府-五家渠市位于**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山脈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與昌吉市、烏魯木齊市相接,是**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北坡經濟腹心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