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是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管理的正廳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一家擁有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學科,以應用決策研究為主導、以基礎理論研究為基礎的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成立于1958年,初名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68年機構撤銷,研究工作中斷。1972年恢復,更名為廣東省理論研究室。1973改稱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0年更名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為大力發展與廣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社會科學應用決策研究,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率先“轉向改制”,從學術研究機構向地方黨委、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轉型,從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向以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應用決策研究為主轉型,積極為廣東改革開放實踐服務,基本形成了圍繞全省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黨政決策服務的科研工作新格局。
經過5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形成以科研為中心,集科研、教學、傳播、咨詢和決策服務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形成了一批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有一定地位的優長學科,建成了一支學科分布廣、能對重大理論問題進行深層次研究、對重大現實問題做出快速決策應用研究的高素質的社科研究隊伍,涌現了一大批獲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認可、贊譽的研究成果。
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2011年以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開始探索從策略型向戰略型智庫的“第二次轉型”。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共有內設機構19個,核定人員編制281名。
輔助機構6個:辦公室(廣東社會科學中心管理部)、科研處(對外學術交流中心、戰略聯盟理事會聯絡處)、人事處、黨委辦公室(監察室)、研究生部(研究生進修學院)、圖書館。
科研機構13個: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精神文明研究所(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中心)、財政金融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港澳臺研究中心)、現代化戰略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所、企業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哲學與宗教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文學研究中心)、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法學研究所。
另有直屬機構4個:《廣東社會科學》雜志社、《亞太經濟時報》社、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
2009年以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地方黨委、政府合辦分院8家:珠海分院、江門分院、韶關分院、梅州分院、潮州分院、中山分院、汕尾分院、清遠分院。
2010年,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牽頭成立了“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戰略聯盟”(簡稱“廣東智庫聯盟”),旨在整合全省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資源,構建覆蓋全省的理論研究和決策研究網絡。聯盟秘書處設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現有理事會成員單位20多家。
廣東扶貧信息網
黑龍江省機構編制委員會主要職責是研究擬訂全省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以及機構編制管理的政策和法規。統一管理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各**黨...
-
【中國清明網】為全國用戶提供及時的清明節文化資訊和政策,設有網上紀念、網上祭奠、網上祭祀、網上掃墓、網上祭祖等服務。并開通虛擬網上墓地、網上陵園、網上紀念館、故...
重慶人大網是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主要職責是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
蘭山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專業為你提供最新蘭山區新聞、蘭山區政務服務、政府信息公開、公眾服務、政民互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