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是被譽為“華僑領袖、民族光輝”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位居廈門行政區域幾何中心、廈漳泉大都市區中心地帶。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相繼設立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規劃總面積為32平方公里,是廈門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
近年來,集美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全面推進跨島發展、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等重大機遇,緊密圍繞“美麗廈門·人文集美”的發展定位,主動融入大局思考發展,立足區情謀劃發展,攻堅克難推動發展,凝聚合力加快發展,注重落實有效發展,全區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集美經濟社會發展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堅持轉方式調結構,二三產共推進,積極應對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有效推進產業結構轉型,經濟實力顯著提升。2013年實現生產總值402億元,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1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1億元,增長8.4%。
(二)城市建設全速推進。始終把加快城市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突破難點、打造亮點,區域發展優勢進一步增強。城市建成區達73平方公里,城市魅力逐步彰顯,并得到各級領導肯定和市場認可,2013年商品房交易量179萬平方米,占全市39%,成交套數和銷售面積連續3年穩居全市各區首位。一是狠抓項目帶動。以片區指揮部模式為重點,完善項目推進機制,一批對全區發展起重要支撐作用的新城基礎設施、公建配套及產業、民生項目有序推進,集美新城自2010年2月啟動建設以來,先后實施四批百億工程,總投資超1000億元,累計完成固投609億元。
(三)產業轉型縱深推進。主動瞄準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加快產業轉型提升,努力構筑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工業轉型升級。強化政策扶持,鼓勵企業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和品牌創建能力,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節能改造,獎勵企業參與標準化制定及創建品牌。通過舉辦產業轉型升級論壇、聘請臺灣生產力中心診斷等多種方式,幫助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于1949年創辦,法院強大的隊伍呈現出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
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是將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思想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是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的產物,是讓農村黨員干部受教育、使人民群眾得實惠的有效途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