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位于陜西東南部,華夏龍脈——大秦嶺的南麓腹地。全區總面積2672平方公里,轄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53個行政村、31個社區,人口55萬。既是國家級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實施區,又是省級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的核心區。
商州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地處我國秦淮南北自然分界線上,平均海拔880米,年均氣溫12.8攝氏度,年均降水量74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68.2%,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于大城市10多倍,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素有“天然氧吧”之稱。
商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虞契始封商,秦末即設縣制。商高在這里發現了勾股弦定律,四皓隱居商山塑造了歷史的風骨,商鞅封于斯地開創了華夏變革的記憶。這里曾是秦楚交兵、宋金鏖戰的古戰場和闖王屯兵、揮戈反明的大本營,曾是豫鄂陜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地帶。當代商州是一塊文化的綠洲,戲劇之鄉的美名和以賈平凹為代表的商山文學蜚聲國內外。
商州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恐龍遺跡、紫荊遺址、仙娥湖、秦王山、闖王寨、大云寺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多姿多彩。州城群山環抱,丹水繞城,毓秀鐘靈。白居易晚年三游商州,由衷贊嘆“我有商山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間”。目前,商州已被省政府納入陜東南三大旅游圈之列,將成為綠色生態先銳度假地、西安居民的第二生活區。
商州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礦產有21種。區內和商洛市內各縣金、釩、鉬、鋅、鐵、鈦、鎢、銻、螢石、石英、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儲量豐裕,其中釩、鐵、鉬、金金屬開發名列全國1、2、3、4位,為建設現代材料工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核桃、板栗、食用菌、柿子等土特產品譽滿省內外。有“天然藥庫”之美譽,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是全省中藥材現代化建設示范區。
商州基礎設施完備,交通條件便利,滬陜高速、銀武高速、312國道、寧西鐵路貫通全境,已經融入了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和長三角一天經濟圈,逐步成為大西北通往華東、華南經濟發達地區的交通要道。隨著西商、榆商、商柞三條高速的開工建設,商州將成為高速公路密集區和西安的次交通中心。作為商洛市主城區,商州通訊、供電、賓館、購物、娛樂設施一應俱全,金融服務快捷。
近年來,商州區委、區政府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加快建設的重大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富民強區為主題,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區、工業強區、產業富區、科教興區、開放活區“五大戰略”和項目、城鎮、科技、人才、園區“五大帶動”,全力推進率先突破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區經濟社會年均以14.7%的速度快速發展。先后榮獲了全國生態示范區、全國科普示范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區3項國家級榮譽和全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省級平安區、全省民政工作先進區、省級雙擁模范區、省級衛生城市、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省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區、全省招商引資先進區、全省新農合工作先進區、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區、全省勞動力轉移工作先進區、全省支援高速公路建設先進區等13項省級榮譽。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83.03億元,同比增長15.7%;財政總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20.4%。
在商州區第十七次黨代會和人大、政協兩會上,商州區提出了大力實施“五大戰略”,堅持“五大帶動”,發展“五大產業”,推進“五區建設”的總體思路,描繪了建設經濟強、科教強、文化強、生態強的“陜南強區”和富裕、秀美、現代、文明、和諧、宜居的“幸福商州”的宏偉藍圖。
目前,商州已經步入了發展的趕超期,正在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中國人民**協商會議浙江省金華市委員會(簡稱政協金華市委員會或金華市政協),是金華市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協商的重要...
呂梁市政府門戶網站,始終堅持以努力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為目標,以“為民、便民、利民”為宗旨,以發布政府信息、提供便民服務和拓展網上辦事為主要內容...
寧夏黨建網主要為提供黨建新聞、黨建工作、黨員教育、廉政建設、遠程教育、政策法規等欄目內容。
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網站專業為你發布國家稅務總局職責內容、最新動態、時政要聞、稅務新聞、稅費優惠政策和指南等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