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冀、魯、豫3省交界處。東、南部與山東省濟寧市、菏澤市隔河相望,東北部與山東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鄰,北部與河北省邯鄲市相連,西部與河南省安陽市接壤,西南部與河南省新鄉市相倚。地處北緯35°20′0″~36°12′23″,東經114°52′0″~116°5′4″之間,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100公里。全市總面積為4188平方公里。
濮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1987年出土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譽為“中華第一龍”,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據此命名濮陽為“華夏龍都”。濮陽雜技享譽中外,是“中國雜技之鄉”。
濮陽是河南的東北門戶,是中原經濟區重要出海通道,是豫魯冀省際交會區域性中心城市。京九鐵路、晉豫魯鐵路通道和規劃中的鄭濮濟客專在此交匯,大廣高速、濮鶴高速、南林高速、濮范高速等多條高速貫穿全境。
濮陽是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河南省糧棉油主產區之一。石油、天然氣、鹽、煤等地下資源豐富,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依托資源比較優勢,著力打造國家和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國家石油機械裝備制造基地、中部家具之都、國家級羽絨及服飾加工基地。
先后榮獲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范例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桂冠,濮陽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被譽為“人居佳境”、“中原綠洲”。生態城市建設扎實推進,水庫如期蓄水,龍山躍然成形,一個山疊翠屏、水映綠岸、路環綠帶的大美濮陽呼之欲出。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深入實施既定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積極應對復雜嚴峻形勢,凝心聚力,克難攻堅,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保持了科學發展、趕超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4年生產總值完成1253.61億元,增長10%,增速居全省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29.79億元,增長12.8%,增速居全省第2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0.4億元,增長16.4%,增速居全省第7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29億元,增長12.9%,增速居全省第4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7元,增長10.2%,增速居全省第1位。農民人均純收入8828元,增長11.7%,增速居全省第2位。有12項指標增速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當前的濮陽,趕超更加自信,基礎更加堅實,前景更加廣闊。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是重慶市網上教研科研平臺,其宗旨是開展教育科學研究,促進教育事業發展。
中國.東寧政府門戶網是東寧本地政府門戶,主要為你發布最新東寧新聞、東寧圖片、東寧旅游、東寧政府政務公開信息等。
由肇慶市德慶縣人民政府主辦,德慶信息中心提供技術支持的德慶政府門戶網站。
-
-
甘肅政法學院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其前身是1956年創建的甘肅省政法干部學校,1984年更名為甘肅政法學院,是甘肅省屬的唯一一所政法公安類普通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