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兩天,又有一個孩子因為玩游戲出名了。
手機帶領我們進入最便捷時代,
同時,也帶領家長進入最頭疼的時代。
對于大人來說,手機是綜合性的工具,
對于孩子來說,手機基本等同于游戲機。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小編當年追過的游戲機
曾經有那么一群人,
王者峽谷中流傳著他們動人的傳說,
正是這些人,
讓50多歲的大爺在游戲里被“返老還童”,
這就是“小學生”!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就是10歲大的四年級生。
這兩天,溫嶺大溪有一個小男孩火了!
他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
因玩手機游戲購買游戲裝備,
刷了12.7萬元!
一條來不及刪的短信,牽出巨額游戲消費記錄
孫女士有個兒子小林(化名)還不滿10周歲,正讀四年級。“小林學習很好,從沒讓我操過心。平常住校,只有節假日才回家。回家后又要上補習班,空余的時間很少,所以他回家后拿著我的手機玩游戲,我也沒怎么反對。”孫女士緊接著痛苦地說,“可我沒料到,兒子這次玩手機游戲,玩出了這么大的事。短短幾天時間,竟然刷了12.7萬元,平均每天1萬元,最高一分鐘消費7992元!”
據悉,10月4日上午,孫女士在微信里看到一條農行發來的扣費188元的信息,類型是財付通交易,扣費時間是10月3日晚十點多。她很納悶,因為前一晚早早就睡了,怎么可能產生消費呢?她細細一想,前一晚小林一直用她的手機玩游戲,這筆錢可能是兒子花的。
孫女士尋思188元雖不多,但孩子未經大人允許就把錢給“偷偷”花出去了,還是要跟老公商量下如何教育孩子。隨后,她翻閱自己微信錢包時,發現了更多“莫名其妙”的支付記錄,這時候,孫女士完全震驚了,“這難道都是兒子花出去的?”
“我問兒子的時候他馬上用手擋住,讓我不要看。我就知道,這肯定是他花出去的。”孫女士說,她后來才知道,原來她平常微信支付時,小林在旁邊看到了她輸入的密碼,便記在了心里。
孫女士后來發現,兒子為了避免大人發現真相,刪掉了扣款短信及微信支付信息。10月3日晚,因為他玩游戲玩到10點多,被他爸一聲罵,嚇得扔了手機才忘了刪扣費信息,最終被我們發現。
玩手機游戲幾天刷掉12.7萬
發現眾多扣款記錄后,夫妻一起質問兒子,兒子害怕不敢說。老林一下子火氣上來,就開始揍兒子。
“國慶節的后4天,基本上我老公每天揍一頓兒子。基本是揍一次,交代一個游戲,總共說了六七個當紅游戲!”孫女士說她設置的支付密碼都是同一個,兒子玩游戲扣款時,首先使用微信和支付寶余額支付,余額用完就用信用卡,信用卡額度刷完了,就刷儲蓄卡。
“一開始我們以為只有2萬多元,4號那天下午后來查出4萬多元,第二天上午就變成8萬多元,越查越多……”,經查,小林總共花掉了12.7萬元。最早的一筆消費是8月24日(剛好節假日才玩游戲)。核算下來,平均每天消費1萬元,最高一分鐘內消費了近8000元。
家長反思: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這些天,感覺整個家都被掀翻了。雖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我一直覺得是我自己不對,是我沒有把孩子教育好,沒有盡到監督的義務。”孫女士說起這個事,就止不住落淚,她說,如果這次沒有因為那個來不及刪掉的扣費信息而發現這個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小林后來坦白,他對錢還沒有概念,就是覺得游戲很好玩,里邊的那些東西很好看,就不斷地點啊點。他壓根兒就不知道爸爸媽媽賺錢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辛苦。
“好在他現在意識到自己犯大錯了,還給我們寫了一份檢討書,保證以后絕不會再說謊,也絕不再亂花錢,不再碰手機和電腦了。“
孫女士說她想了一個辦法,跟兒子達成了一份協議:考試考了多少分以上,就減去多少錢;某方面表現好了,就減去多少錢……讓兒子像還債一樣,把這些錢還完。“我只是想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下一篇
沒有了
而這兩天,又有一個孩子因為玩游戲出名了。對于大人來說,手機是綜合性的工具,對于孩子來說,手機基本等同于游戲機。因玩手機游戲購買游戲裝備,她細細一想,前一晚小林一直用她的手機玩游戲,這筆錢可能是兒子花的。玩手機游戲幾天刷掉12.7萬最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