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網絡游戲時,要留心那些ID粗俗不堪的玩家,他們可能并不是你的理想隊友。來自約克大學( of York)的研究者發現,網游玩家的名字中有不少信息值得挖掘,這些名字與玩家的行為表現存在相關性[1]。那些網名粗俗帶有侮辱性的玩家,他們在游戲中的表現看起來也不怎么光彩:他們收到了更多的舉報,也會更加頻繁地舉報他人。
對人類行為學家而言,大型網絡游戲是一個潛力可觀的數據金礦。來自全球各地的玩家匯集在一起,以互動合作的方式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在龐大的玩家數據庫里,名字或許是最容易獲取的數據之一,其中也包含了不少信息。
一些人在給自己的虛擬角色取名時,會在其中加入出生年份之類的個人信息,而另一些人的網絡ID則更加無厘頭。一個好玩又顯眼的“神ID” 經常能為緊張的對戰增添樂趣,不過,還有一類名字就不那么討人喜歡了。這些令人厭惡的名字往往包含侮辱意味的雙關語,或是種族和性別歧視的語言。本篇論文的研究者將這類在游戲名字中使用粗俗字眼的做法稱為“反社會命名傾向”(anti- ,簡稱ANT)。
事實上,現在的很多網游會添加不良詞匯屏蔽功能,因此ANT玩家為了讓自己的名字逃過審核,其實還花費了不小的功夫。
那么,這群煞費苦心往ID里加臟字兒的玩家在游戲時是否也會有不同尋常的表現呢?為了量化地衡量游戲玩家的行為,研究者們將目光投向了對戰類網游《英雄聯盟》( of ,簡稱LoL)。這個人氣爆棚的游戲每天在線人數可達2千7百萬,玩家們能夠通過聊天室進行實時交流,每完成一局游戲之后還能對隊友進行評價。你可以向對方授予各種“榮譽稱號”,諸如“態度友好”、“樂于助人”和“團隊合作”;也可以“舉報”你認為有不良表現的玩家——如果某一個特定的ID被舉報的次數過多,就可能會被封號。
因此,一個玩家發出/收到的“好評”和“差評”數量便可視作針對其游戲互動行為的一個綜合評分。
《英雄聯盟》游戲界面及其中的“評價系統”|參考文獻[1]
那么,名字和這些行為評價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通過計算機程序篩查與人工復查,研究者一共找到了2198個含有“反社會詞匯”的LoL游戲ID。統計發現,與擁有正常ID的玩家相比,這些ANT玩家舉報他人的次數和被舉報數均明顯更多,發出及收到的榮譽稱號數量則顯著更少。
至于其中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多種可能的解釋。ANT玩家可能真的具有反社會性格,因此在游戲中也不樂于和他人友好共處;也有可能他們的表現本身沒什么問題,單純是因為名字太欠揍而不受隊友待見。其他“隱藏因素”也可能在其中發揮著作用,不過這就需要更多分析來證實了。
研究者還指出,與收到榮譽稱號和舉報數量相比,玩家對他人的評價和舉報或許更為有趣,因為這些自發的行為能夠更直接地體現玩家的真實性格。從這個角度看來,ANT玩家頻繁舉報隊友、卻又不愛給別人好評的傾向,的確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然而有趣的是,根據統計,ANT玩家的游戲勝率竟然略微高于普通玩家。于是問題來了:你愿意冒著被舉報的風險,和他們成為隊友嗎?
一些人在給自己的虛擬角色取名時,會在其中加入出生年份之類的個人信息,而另一些人的網絡ID則更加無厘頭。經常能為緊張的對戰增添樂趣,不過,還有一類名字就不那么討人喜歡了。然而有趣的是,根據統計,ANT玩家的游戲勝率竟然略微高于普通玩家。
我們在游戲的世界中體驗別樣的江湖,異界的冒險,中土世界的廝殺。貫穿《波斯王子》系列的重要裝備,誰能想到波斯王子一生最精彩的冒險經歷是由一把匕首開始的?整個游戲的玩法就是基于這把匕首。咳咳,又是育碧的作品《BUG信條》中出現的兵器,袖劍是刺客
奇怪的文本生成器是一個在線生成器,用于使用代表字符,數字和字母的不尋常的符號將標準文本轉換為奇怪/奇怪的文本。他們的生成器具有許多不同的文本字體和樣式,以獲得一系列平臺和用途。生成的怪異文本生成器專門為希望在其原始文本中創建一些看起來有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