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瑤族自治縣位于廣東省北部、韶關市區(qū)西部31千米處,東鄰武江區(qū),西連陽山縣,南毗英德市,北與樂昌市接壤,西北角與湖南宜章縣相依。地處中亞熱帶山地,溶蝕高原地貌顯著,多峽谷,境內(nèi)森林、水力、礦產(chǎn)、旅游資源豐富。2009年,全縣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1.4%,而客家人則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全縣通行客家語。
乳源,古為曲江、樂昌二縣地。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劃曲江西境乳源鄉(xiāng)4里,崇信鄉(xiāng)8里;樂昌南境新興(依化)鄉(xiāng)3里,共3鄉(xiāng)15里置乳源縣,隸轄廣南東路韶州。元朝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廣東布政司韶州府,清屬廣東省韶州府,光緒年間屬南韶東道韶州府。民國3年(1914年)屬粵北南韶連道;民國8年屬南韶連道韶州府;民國35年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屬廣東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稱粵北行政公署)。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瑤族自治縣,先后屬韶關專員公署,韶關地區(qū)革委會、韶關地區(qū)行政公署。1983年韶關地區(qū)與韶關市合并,乳源屬韶關市。
乳源瑤族自治縣地處廣東省北部、韶關市西北、南嶺山脈騎田嶺南麓。東經(jīng)112°52′—113°28′,北緯24°28′—25°09′之間,東鄰韶關市湞江、武江區(qū),南連英德市波籮鎮(zhèn)。西接清遠市陽山縣,北與樂昌市和湖南省宜章縣相接。
乳源縣地處山區(qū),幅員遼闊,人均擁有土地資源比較豐富。1992年全縣進行的土地詳查,全縣總面積(含水面)達2226.92平方公里,折合334萬畝,按1992年全縣人口18.77萬人平均,人均擁有土地資源17.8畝。高于同期全省、全韶關市人均土地資源的擁有量。
乳源縣1990年有3.65萬戶、18.26萬人,其中男9.34萬人,女8.92萬人;乳源縣1991—1995年全縣人口增長比較快,5年間全縣人口從1990年的18.26萬人增加到18.99萬人,凈增加7311人,年均增加1462人。1996—2000年隨全縣經(jīng)濟的發(fā)展,計劃生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全縣人口增長逐步放緩,5年間人口凈增加5591人,年均增加1118人,比前5年減少344人。2000年根據(jù)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統(tǒng)計,全縣共有人口4.43萬戶、19.65萬人,其中男10.1萬人,女9.55萬人。1990—2000年人口增長率為5.29‰。
-
圓方黨建網(wǎng)為黨員提供組織建設、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常務常識、開展活動、優(yōu)秀黨員、組織建設。黨員管理、網(wǎng)上黨校、黨建榮譽等內(nèi)容。
寧波干部黨員學習網(wǎng)為全市的干部黨員教育培訓搭建了一個新的學習平臺,實現(xiàn)了干部黨員培訓在內(nèi)容上、形式上、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
中國天長
定陶縣教育信息網(wǎng)-根據(jù)《中共定陶縣委定陶縣人民政府關于定陶縣人民政府機構**的實施意見》(定發(fā)〔2010〕15號),設立定陶縣教育局,為縣政府工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