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xlcx.gov.cn

www.jxlcx.gov.cn

所屬分類:政府組織

官方網址:

SEO查詢: 愛站網 站長工具

-- -- 0

站點介紹

黎川縣情簡介

黎川,位于江西省中偏東部,武夷山脈中段西麓,東南與福建省光澤、邵武、建寧、泰寧四縣市毗鄰,西北與本市南城、南豐、資溪三縣接壤,國土面積1728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場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總人口25萬,其中縣城8萬人。

黎川是古老的土地。3000多年前,黎川人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公元257年(三國吳太平二年)建縣。境內尚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十里長街、撲朔迷離的洪幫密地——洲湖“船形古屋”和福、祿、壽、禧四大千年古寺。先后考中進士171人、舉人480名,孕育出撫州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張淵微(官至吏部侍郎),兩宋哲學的開山大師、理學家李覯等先賢名士。

黎川是紅色的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黎川處于閩贛根據地的中心,是全國34個中央蘇區全紅縣之一。1933年5月,中共閩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省軍區在黎川湖坊成立。紅七軍團在黎川組建,紅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閱兵誓師大會在黎川篁竹大河灘上舉行,揭開第五次反圍剿序幕的團村戰役、洵口戰役在黎川打響。毛澤東、周恩來和7位開國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羅榮恒、聶榮臻、葉劍英)、5位開國大將(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羅瑞卿)都曾在黎川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有名有姓的黎川籍烈士988人。

黎川是綠色的土地。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95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75.2%,森林覆蓋率達67.5%,素有“鐘靈毓秀,黎明山川”美譽。巖泉國家森林公園群峰險峻、奇石林立、景色宜人,有香榧樹群、紅豆杉、銀杏等高等植物2000余種,是極佳的綠色休閑旅游勝地。

黎川是充滿希望的土地。區位優越,是由贛入閩的東大門、撫州對接海西經濟區的最前沿。交通便利,福銀高速、向莆鐵路穿境而過,2小時到達南昌,3小時到達福州,5小時到達杭州,6小時到達廣州。資源豐富,黎川 “紅色、綠色、古色”旅游資源均有特色,境內可開發利用的旅游資源有一湖(玉湖)、一山(東華山)、一街(明清商業街)、二園(巖泉國家森林公園、新城休閑度假公園)。東華山水景區是國家3A級景區,富含硫磺等礦物質的洲湖溫泉日涌水量達3000噸,水溫常年在49.5度以上,是休閑養生保健的絕佳之所。礦產品種繁多,特別是瓷土、花崗巖儲備豐富且品質優良。前景廣闊。近年來,在上級黨政組織的關心、關懷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支持下,我縣緊緊圍繞建設更加美好新黎川這個目標,全力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增長,社會事業不斷進步。2012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45億元、增長12.1%,財政總收入7.4億元、增長1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2億元、增長15.9%,固定資產投資49億元、增長32.2%,農民人均純收入7716元、增長13.6%。多項工作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和表彰。先后榮獲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全省加速工業崛起年度貢獻獎、全省七個系統國有企業改革先進縣、全省搬遷移民扶貧工作先進縣、全省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先進縣、全省2012年春季森林防火平安縣等幾十項國家級、省級榮譽,并被評為2012年度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戰先進縣。

今年一季度,全縣完成生產總值8.9億元,同比增長13.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2億元、增長10.6%,固定資產投資5.87億元、增長2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3億元、增長11.2%;財政收入完成2.74億元、增長16.7%,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持續較快增長。一個發展有速度、有質量、有后勁的新黎川初步顯現出來。

黎川自然資源

縣域總面積1728.5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耕地面積1.584萬公頃,林地面積13.2萬公傾,水域面積0.34396萬公頃。境內河流眾多,水資源十分豐富,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7條,其中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6條,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9.41億立方米,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為36000千瓦。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8種,其中金屬礦產有金、銅、鎢、鉛、鋅、鉭鈮等8種,非金屬礦產有瓷土礦、高嶺土、鉀長石等10種。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鳥類動物95種(夏候鳥19種、留鳥55種、冬候鳥及旅鳥21種);獸類40種(包括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棲爬行動物51種(兩棲23種、爬行28種),占江西省已知種類數112種的45.5%;小型昆蟲536種,已定名的昆蟲有10目90科512種;野生木本植物107科、256屬661種,植物中列入國家級保護的有29種,重點可供開發的藥用植物有近20種。

黎川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速生豐產林基地縣”、“瘦肉型生豬基地縣”、“優質水產基地縣”和“食用菌生產基地縣”,每年可提供商品糧10萬噸、木材8萬立方米、生豬18萬頭、水產品1萬噸。黎川風景秀麗,素有“鐘靈毓秀,黎明山川”之譽。境內巖泉自然保護區、龍頭寨水庫、洲湖百年“船宅”等人文和自然景觀,具有較高的文物和旅游開發價值。

黎川歷史沿革

巍峨雄踞于祖國東南武夷山脈中斷西麓,蜿蜒奔流于贛東大地的撫河支流黎灘河上游,在江西省中部東隅毗鄰福建省的區位,有一塊上揚楓葉形的地域,這就是素稱“萬綠叢中魚米鄉”的黎川縣。這個介于東經116°42′——117°10′,北緯26°59′——27°35′之間的縣份,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68公里,總面積1728.56平方公里。她的周邊鄰縣多達7個,是全省鄰縣最多的省份之一。東臨福建省的光澤縣、邵武市,南靠福建省的泰寧縣、建寧縣,西與本省的南豐縣接壤,北與本省的南城縣、資溪縣緊連。縣域西北,依依牽挽著萬頃浩淼的洪門水庫;東南半壁,卻是隘嶺橫空、百里連云、千巒一色。她是撫州地區東南境的碧秀墻垣,也是江西與福建省際間天然的綠色屏障。

黎川縣有悠久的人文歷史。省、縣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幾次在本縣境內發掘出商代文物——斝(jiǎ古代酒器)和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石器、陶片等60余件文物。由此足以證明,距今3000多年前,黎川人民的祖先就已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勞動和繁衍。

公元前21世紀,夏禹將天下分為九州,黎川這塊地域當屬九州之一的揚州。春秋時期,被稱為“百越之地”,戰國時期屬楚國所轄境,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這里屬九江郡。漢初,改九江郡為豫章郡,這塊地域便屬豫章郡所轄。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豫章郡轄下,劃建南城縣,黎川為南城縣轄地。

三國時期,黎川所在的南城縣為吳國所轄。吳太平年間,江西地域新增5個郡,35個縣。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豫章郡另置臨川郡,又分南城縣另置南豐縣、東興縣和永城縣。而東興、永城兩縣范圍,正是今黎川地域,該兩縣當時與原所屬縣南城一起,均隸屬臨川郡。此建置歷時322年。(中間經歷兩晉、南北朝均未變)。

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根據安撫使李綱、轉運使逢汝霖、徐霖等聯合向朝廷的申奏,經宋高宗趙構批準,于三月二十五日下詔,析南城縣的東南五鄉(豐義、旌善、禮教、東興、德安)另置一縣,稱新城縣。這便是本縣獨立建縣之始。該縣仍由軍治設南城的建昌縣(即原建武軍)轄管。令辟域內主河黎灘河水流經的最大集鎮——黎灘鎮為縣治。因而,新城縣在當時已別稱“黎川”。

元、明、清各朝期間,本縣建置一直未變更,新城縣所屬上級,元代稱建昌路,明、清時稱建昌府,路、府治均設于南城縣。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后,廢府及直隸州,縣衙門改稱縣公署。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全國實行縣制。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全省劃四道分領八十一縣,原建昌府各縣隸屬豫章道。當時,全國實行統一定名,因江西、河北、浙江、貴州等四省都有新城縣,故江西省的新城縣奉命改稱黎川縣。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廢道,黎川縣直屬省轄。此時縣公署改稱縣政府。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江西省劃為十三個區,黎川縣屬區治設于南城縣的第七區管轄。

1931年6月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解放黎川,建立了紅色政權——黎川縣臨時革命委員會,隸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同年7月21日,紅軍根據戰略需要主動撤出黎川。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江西省劃為13個行政區,黎川縣屬第八行政區管轄。當時區治仍設南城縣。

1932年10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次進入黎川,解放黎川全境。同年12月,成立了黎川縣革命委員會,隸屬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江西省;1933年5月上旬,蘇區閩贛省成立,黎川隸屬閩贛。1933年7月至1934年2月,在黎川與福建的光澤縣、邵武縣(當時均屬閩贛省)交界地區設立過東方縣;1934年1月至7月,又在黎川與福建的泰寧、建寧兩縣(當時亦屬閩贛省)交界地區成立過黎南縣。該兩縣均屬閩贛省所轄。

民國24年(公元1935年)江西省的13個行政區改劃為8個行政區,黎川屬區治設南城縣的第七行政區管轄。

1949年5月18日,根據中共湘贛工委南昌城工部指示,由本縣人士武紀彬所率的起義部隊——贛閩邊區人民游擊總隊進駐黎川縣城。

5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5兵團的45師、46師由福建進入黎川縣境,黎川全境解放。

1949年7月20日,黎川縣建立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機構——黎川縣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江西省設置9個專區、1個省轄市、5個縣級市和82個縣,黎川縣隸屬區治設臨川縣撫州鎮的撫州專區管轄。1968年專區改稱地區,黎川隸屬撫州地區,直至現在。

新中國建立后縣內的行政區劃,也經過多次變更。1949年10月,全縣設5個區,即一區(區治設城關)、二區(區治設茶亭)、三區(區治設熊村)、四區(區治設中田)、五區(區治設宏村)。區以下設村。1950年增設六區(區治設東山)。1952年增設城關區和七區(區治設龍安)。一區區治設窯下。區以下設鄉、街、全縣共93個鄉、5個街。1953年改城關區為城關鎮。1954年各區名稱改用駐地名。1956年以后,曾一度撤銷區建制,先后幾次將原小鄉合并、調整38個、27個、35個大鄉。此期間成立了華山墾殖場。

1958年鄉改為人民公社,全縣共13個公社,(后改為7個),下轄101個生產大隊。

1984年,根據中央指示撤銷公社、大隊、生產隊建制,設鄉(鎮)、村和村民小組。

1985年3月15日,撤銷宏村鄉,設置宏村鎮(贛府廳字[1985]160號)。

1993年1月3日,撤銷洵口鄉、熊村鄉,設立洵口鎮(贛民字[1993]1號批復)。

2000年,全縣轄4個鎮、13個鄉:日峰鎮、洵口鎮、熊村鎮、宏村鎮、厚村鄉、荷源鄉、湖坊鄉、中田鄉、裘坊鄉、潭溪鄉、栗塘鄉、坊坪鄉、龍安鄉、東堡鄉、社蘋鄉、西城鄉、樟溪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17914人;其中:日峰鎮 43802 宏村鎮 14176 洵口鎮 11477 熊村鎮 9668 潭溪鄉 17718 栗塘鄉 10586 裘坊鄉 8230 荷源鄉 9573 厚村鄉 9836 坊坪鄉 5936 湖坊鄉 8843 龍安鄉 10219 東堡鄉 3536 中田鄉 12303 樟溪鄉 7051 西城鄉 9700 社蘋鄉 8621 德勝關墾殖場16639(人)。

2001年3月2日,撤銷龍安鄉,設立龍安鎮;德勝關墾殖場改制,設立德勝鎮(贛民字[2001]94號批復)。2001年11月8日,撤銷栗塘鄉、裘坊鄉,劃歸日峰鎮;撤銷東堡鄉,劃歸龍安鎮;撤銷坊坪鄉,劃歸熊村鎮(贛民字[2001]509號批復)。

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3.7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6鎮8鄉1個墾殖場。

評估簡報


www.jxlcx.gov.cn:ALEXA排名 - 位,谷歌對該網站評分為 ,百度為該網站評分為 ,百度搜索結果前50名關鍵字約為 200 個,預測該網站每天約有 172 ~ 250 IP,其中電腦端 86 ~ 101 IP,移動端 86 ~ 149 IP。

相關推薦

  • www.sxyx.gov.cn

    www.sxyx.gov.cn

    -

  • www.fg.gov.cn

    www.fg.gov.cn

    -

  • 七臺河市政府_qth.gov.cn

    七臺河市政府_qth.gov.cn

    七臺河市政府網在此次評測活動中,位列地市級政府網站第三位。在政務公開、在線辦事、信息保障方面網站進步較快。 政務公開目錄指南、信息公開規定、監 障機制等內容比較...

  • 中國博興_www.boxing.gov.cn

    中國博興_www.boxing.gov.cn

    博興縣歷史悠久。在利城、村高、曹家等村莊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遠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是父系氏族社會,是比較稠密的人煙聚居區。

  • www.huaibei.gov.cn

    www.huaibei.gov.cn

    -

  • 江西會計網_acc.jxf.gov.cn

    江西會計網_acc.jxf.gov.cn

    江西會計網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 美女污污视频网站| 报告夫人漫画画免费读漫画在线观看漫画ag|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色图15p|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日本a∨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精品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色一情一乱一乱91av| 成人免费视频69| 免费a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内射人妻视频国内| 99re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