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之一字,與“吉”為諧音,因此,愛“講意頭”的廣東人將它奉為餐桌上的“座上賓”。
作為名副其實的吃雞大省,廣東的雞文化由來已久,除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雞種外,我們就連地圖都是與之相關的形狀。
via.網絡
就如北京的烤鴨、重慶的火鍋、西安的肉夾饃...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美食符號,到廣東,白切雞、蔥油雞、湛江雞、鹽焗雞、豉油雞、豬肚雞、雞煲...一雞百吃可不是說說而已!
話說廣東哪里是最具代表性的吃雞城市,拔得頭籌的自然是廣州。
廣州人對雞尤為喜愛,上至有“無雞不成宴”的口頭禪,下至有“偷雞、走雞、滑雞...”等日常聊天成語,甚至將吃雞貫徹到1天5餐!
廣州的吃雞門店眾多,其中有名的:文記壹心雞、向群、九爺雞、廣州酒家、德心...也是數不勝數,更別論一些小眾點的吃雞門店,它們名氣雖不如前者,但味道也別有一番風味。
2021年,我們依然穿梭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吃過很多出名或無名的美食店,有高消費也有平價,有踩雷也有驚喜,其中能將吃雞這件事做好的,細數了下,一共有11家!
東川炭爐雞煲
越秀區西華路495號
每到冬天,老廣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圍著吃一鍋熱騰騰的炭爐雞煲。
吃炭爐雞煲,還得要到老城區。
嘴刁的老廣最講究原材料的新鮮與否,能被他們認可并排隊來吃的,跟著去一定沒錯。
西華路495號的這家東川炭爐雞煲,以一鍋噴“香”的榴蓮瓦煲脆皮雞,成為了街坊們的冬日心頭好。
榴蓮肉隨瓦煲的加熱慢慢變軟,咕嚕咕嚕冒熱氣時將它們一頓攪拌開,榴蓮的香甜滲透入雞肉中,雞塊均勻裹上榴蓮肉絲,其滋味想想都流口水。
選用的雞都是夠年紀的大扇雞,入鍋前用老抽煎過,所以會更惹味。雞皮爽脆,雞肉香甜有韌勁,滿滿的榴蓮汁水包裹其中,又香又入味!
貳少
越秀區海珠中路287號
用雞架+椰肉+木瓜+馬蹄做湯底,加入椰清水煲出甘潤的湯水,再將起好的雞肉倒入鍋中,10分鐘左右,就成為一鍋適合秋冬的脆皮雞煲。
開蓋先喝湯,清潤的椰清水融入了多種食材的精華,椰香味變得更濃醇,喝起來口感清冽鮮甜,下肚十分舒服。
不得不說,最精彩的還是雞皮,帶有金黃色雞油的雞皮經過砂鍋的高溫“鍛造”,雞油緩緩滲出,皮身微微卷曲,吃起來爽脆彈牙,一點不油膩。
雞肉上桌前已經去骨,更方便食用。肉質緊實,帶有濃郁的鮮味,蘸上些許豉油風味更佳。
清平雞世家
荔灣區小梅大街2號
在荔灣連開兩個門面的清平雞世家,不論環境和服務,做清平雞絕對是OK的。
這里的清平雞,雞身較為大一點,半只夠2-3人吃。雞皮油光爽脆,雞肉嫩滑多汁,符合老廣口中雞有雞味的定義。
在廣州吃雞,姜蔥醬是靈魂。蘸上濃香的姜蔥醬,雞的鮮味被更好放大,咸味不會很濃,反而咸鮮得當,越吃越香。
陽山土雞館
天河區員村二橫路11號
在員村吃到的桑拿氣鍋雞,因為原材料講究、制作過程簡單,保留了陽山雞的原汁原味,吃起來就是皮爽肉嫩,一次性就能干掉半只。
雞,用的是養足300天的8斤陽山大扇雞;水,用有點甜的農夫山泉;雞肉去骨切片,直接上鍋蒸熟。果然是高級的食材往往只需簡單的烹飪步驟。
>>>
爽脆的雞皮經過高溫蒸煮,皮下脂肪變得更薄透;薄切的雞肉緊致有嚼勁,汁水豐滿肉質不柴,咀嚼中鮮甜味滲出,蘸上蒜蓉醬油就能將美味最大化。
湛江隔水蒸雞
荔灣區西華路401號
在西華路的一條“燒臘街”,一家專賣隔水蒸雞的新店竟然脫穎而出,每到下午3點多,美食老饕早已經來排起長龍。
跟著這些叔叔阿姨,從6款出品中,入手了兩款好評極高的隔水蒸雞:玉米雞和龍須雞。
玉米雞的雞皮呈鮮亮的黃色,雞皮爽口,肉質鮮嫩多汁,蘸上蔥姜蓉就是最惹味、提鮮的吃法。
...
龍須雞因為單價便宜幾塊錢,所以更受大家喜愛。它的雞皮顏色較淡,肉質緊實有嚼勁,隔水蒸的做法保留了雞的原汁原味。
茂名私房菜
番禺區東環街龍崗大道8-9號
番禺市橋的一家茂名私房菜館,與周邊一片安靜的環境不同,這里每晚人聲鼎沸,座無虛席。
蔥油雞是店里的招牌之一,幾乎每一個到店的廣漂茂名人,桌上都擺有一份。78元/半只看著雖不便宜,但真實份量感人。
雞,要用足夠歲數的走地雞,雞皮爽脆彈牙,沒有太多的皮下脂肪;雞肉緊實香滑,富有嚼勁,最妙的當是里面的醬汁:蔥頭油+醬油,淋在雞肉上,每一塊都能吃到鮮香的滋味。
新誠品
越秀區淘金街11號
淘金可謂是一個低調的美食集合地,很多寶藏餐廳都隱藏于此,例如開在淘金街的這家南洋私房菜館,20㎡不到的店面,不起眼但做海南雞是真好吃。
海南雞的雞皮光滑緊致,幾乎沒有多余的脂肪;雞肉去骨上桌,肉質飽滿豐盈。
皮與肉之間,夾著著一層晶瑩的果凍膠質,不僅看著更有藝術感,也是增加綿滑口感的關鍵。蘸姜蔥醬,鮮香味更濃;蘸特調醬汁,微微的辣令味蕾體驗更豐富。
天寶食坊
荔灣區西華路323號
下午6點左右,西華路的這家『天寶食坊』開市才幾分鐘,上下兩層用餐區就已經坐滿人。
食客都是為了店里的多種啫啫煲而來,其中這款啫啫雞煲,好評度可謂十分高。在瓦煲的余熱作用下,“啫啫”的音符發出,濃郁的醬香味撲鼻而來,雞肉也變得更香濃入味。
雞皮爽脆彈牙,吸收了濃稠醬汁的雞肉也是鮮嫩可口,毫不干柴,一口咬下去,真是香醇惹味、下飯絕配。
味食家市師雞
越秀區解放北路598號
味食家,原身是海珠的一家粵菜館,搬到越秀后,街坊依然追來吃。它憑借一道廣州曾經的十大名雞——市師雞,一連拿下多個獎項,妥妥的實力派。
雞是否好吃有3個標準:皮脆、肉爽、有雞味。這里的市師雞無疑都符合。其雞皮緊致有光澤,雞肉肉質飽滿有嚼勁,嚼之鮮香有雞味,啖啖雞肉都吃得過癮。
雞靚,它的蘸醬也很有特色。市師雞配有三款蘸醬,除了常見的姜蔥醬和醬油,還有一款臭臭的蜆蚧醬。
等等~拋棄它還為時尚早,蜆蚧醬有著海鮮發酵后的咸腥味,用來蘸市師雞不會浪費,反而提升了雞肉的鮮味,讓味蕾體驗很驚喜。
金碗時尚茶餐廳
天河區六運一街27號102鋪
號稱有“全廣州zui好吃沙姜豉油雞”的金碗,在六運小區這個常換常新的“網紅店聚集地”,屹立了10年。
他家的沙姜豉油雞配方已經沿用了十幾年,不僅要用十幾種香料熬制鹵水,還要經過兩道泡雞工序,這樣做出來的豉油雞才能入骨入味,皮酥肉爛。
...
這個醬汁浸泡的雞肉吃起來特別惹味,而用來拌飯也是“干飯神器”,咸鮮甘醇,連吃兩碗不是問題。
旺金路邊雞
海珠區前進路10號
與順德撈魚生概念相似的大家開心撈雞,將雞骨肉分離,搭配香菜、花生、檸檬葉、洋蔥絲、蔥絲和酸蕎頭一起霸氣上桌。
吃之前當然也少不了“撈”的儀式感,將各式配料一股氣倒進雞肉里,一頓亂撈,讓配料的香氣融入到雞肉中。
撈好雞肉既具檸檬葉的清香、又有酸蕎頭的酸甜,吃起來清新不膩,肉質緊致爽脆,好開胃。
//////
新的一年,奉上這份《吃雞報告》,祝愿大家吃雞大吉,天天開心
~
在廣州
想知道哪里有好吃又便宜的
就長按掃描二維碼
“雞”之一字,與“吉”為諧音,因此,愛“講意頭”的廣東人將它奉為餐桌上的“座上賓”。話說廣東哪里是最具代表性的吃雞城市,拔得頭籌的自然是廣州。這里的清平雞,雞身較為大一點,半只夠2-3人吃。新的一年,奉上這份《吃雞報告》,祝愿大家吃雞大吉,